花蓮原鄉e市集挑好物找原味

facebook
instagram

工坊介紹


「我真的閒不下來,但是這樣也好,每次來都可以看到我的新作品喔!」

→→→優質商品這裡挑👍
 


從歌女搖身一變成為織娘
 

曾經榮獲原民會頒發「編織傳統工藝師」的秀蘭老師,是個熱情、話多,且充滿魅力的女性,過人的自信和好口才在和她對話的過程中嶄露無遺。
從16歲開始便跟著母親學習織布,原以為會繼續在部落生活下去,卻在19歲那年因緣際會接受專業訓練,成為職業秀場舞者。

「你不要看我現在織布很安靜,以前我在台上唱歌的時候都是鬧哄哄一片捏!」秀蘭老師提起秀場回憶時哈哈大笑說到。

那都蘭工作室
(看著秀蘭老師專心車縫的模樣,難以想像她竟藏著一副好歌喉)

說起在日本那段日子,可以說是影響秀蘭老師一輩子。

在異地思念家鄉的日子,說著不同於以往的語言,她試著將部落織布的記憶和這塊陌生的土地相連,卻意外發現,原來遠在他鄉,也有如此相同的工藝。
於是便晚上時在秀場表演,白天則四處觀摩學習,她驕傲地說:「現在對顏色有這麼敏銳的感受,還有許多創作靈感,都是多虧當時跟著日本師傅學習裁縫、拼布。」


那都蘭工作室(秀蘭老師說她現在能有如此好的手藝,都要多虧在日本拜師學藝的時光)

打破傳統的傳承也是傳承
 

回到台灣後秀蘭老師意識到,在日本傳統工藝是被如此珍重對待的一項技能,但轉頭看看自己的部落,織布工藝似乎漸漸失傳。
這樣的危機讓她感到焦慮又緊張,於是便拉著老公和兒子一同成立了工作室,期待能夠透過不同的可能性來推廣部落文化。

那都蘭工作室
(線和線之間彼此交織串聯的是文化的傳承)

工作室取名叫「那都蘭」,來自於父親為她取的族名。
小小的空間內擺滿了精緻且琳瑯滿目的原民風工藝品,每一次拜訪總是可以看見架上又多了幾件新玩意,秀蘭老師笑說她真的好想休息,但總是閒不下來。
看著滿屋子的編織用品,靈感就會不停湧現,讓她急著想把這些腦海裡的記憶與傳說透過圖騰訴說。


→→→優質商品這裡挑👍

那都蘭工作室(使用新式織布機,而非傳統織布機的原因在於不想完全的打破傳統文化)

為了維繫太魯閣族傳統文化,不只秀蘭老師一人,那都蘭是少數「全家總動員」的工作室。
現在老公負責備料、打版、剪裁,她負責設計和縫紉,至於兒子則大大打破了太魯閣族傳統男子不能織布的禁忌,使用新式織布機,織出一條條有著迷人圖騰的布匹。
為了向族人證明自己的能力,他扛著傳統禁忌的壓力,跟著家人一起把織品的創造性提升再進化,闖出新的傳承之路。


那都蘭工作室(每個人的分工都相當明確,埋首於自己的工作中)

那都蘭工作室(秀蘭老師說工作時她們常常整天都不說話,彼此有著相當好的默契,就能完成作品)
 


用圖騰細細述說自己人生的故事
 

擅常將傳統織布結合現代設計的秀蘭老師提到,她們是部落中少數常到國外展售的工作室。除了因為她本身會說一口流利日語外,更重要的是商品的精緻度與現代性很受大眾喜愛。
她將細膩的傳統工法,和現代生活用品結合,不只實用,也讓他人能夠更快速的進入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中。

那都蘭工作室
(秀蘭老師說她想要一直一直創作下去,靈感不會停,她就不會停)

仔細端詳秀蘭老師製作的布包,或吊飾上的圖騰,有時會意外捕捉到像是貓頭鷹、山豬的身形,
原來已經可以靈活掌握30多種圖紋的她偷偷地將自己的兒時回憶融入商品之中,讓它具有更深層的特殊意義。

每當有人質疑起自己的兒子接手織布文化的顧慮時,秀蘭老師總會語重心長地回應
:「技術不會消失,真正被遺忘的反而是傳承,而傳承,應該不侷限在男人狩獵、女人織布的規範中,而是部落所有人的共同責任。」
這正是她這一生堅信的,自己與傳統織布羈絆不會消失,所以她要盡可能地傳出去,越遠越好,讓太魯閣除的傳統文化讓全世界都知道。


→→→優質商品這裡挑👍

那都蘭工作室

Top
聯絡我們
驗證碼
為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,本網站不支援舊版瀏覽器,
請使用Chrome、Firefox、或 IE11等瀏覽器進行瀏覽。